綠松石在清代是如何成為“帝王石”的
翻開中國歷史,我們發現商周時期,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綠松石了,但是總體上來說那時候規模比較小,真正大規模使用綠松石,是從清代開始的。那么清代的綠松石是如何成為“帝王石”的,這還得從清朝的相關禮儀中找答案。
1637年,尚末入關的清王朝就規定:皇帝上朝的“朝帶”:用龍文金圓版四,飾紅藍寶石或綠松石?;实鄣摹俺椤保何╈胩煲郧嘟鹗癁轱?,祀地珠用蜜珀,朝日用珊瑚,夕日用綠松石?;屎笈c太皇太后、皇太后的“金約”,即扎頭發的發卡之類:后系金銜綠松石結。
皇后與太皇太后、皇太后的“領約'末綴綠松石各二。
皇貴妃和妃子、嬪的“金約”:后系金銜綠松石結。
郡王“朝帶”:嵌綠松石四。
鎮國公“朝冠”:飾綠松石一。
輔國公“朝冠”:嵌綠松石一。
郡主額駙“朝帶”:嵌綠松石四。
在公侯伯子男爵位中:
公爵的“朝珠”:珊瑚青金綠松蜜珀隨所用。
公“冠頂”:嵌綠松石四。順治二年,又定是“朝帯”: 用金鑲圓玉版四片,各嵌綠松石一。
侯“朝冠”:頂鏤花金座,中飾東珠三,上銜紅寶石?!俺瘞А保虹U金銜玉圓版四,每具飾綠松石一。
男“朝帝”:各嵌綠松石一。
公夫人:朝珠,朝服用三,吉服用一。珊瑚、青金、蜜汨、綠松隨所用。
一至七品命婦的“首飾”嵌珍珠、寶石、綠松石。
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為熏貂,上綴朱緯,頂三層, 飾有珍珠、金夙、寶石、珊瑚等飾物,冠后有護領,垂明黃帶;夏朝冠為青絨。
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約(用金做成的飾物),上綴青金石、綠松石、珍珠、刪瑚等為垂掛物?;侍蠛突屎蟮亩椬笥腋魅?,由金龍銜一等珠:皇貴妃和貴妃的百飾,宮中貴人耳朵扎有三個孔,配戴三副耳墜?;侍?、皇后、皇貴妃的朝褂,用石青色片金緣,以立龍、正龍和萬福萬壽為繡衣圖案。領后垂明黃絳,飾以珠寶;也有以正龍、行龍或立龍和八寶平水為圖案繡文?;侍蠛突屎?、皇貴妃的冬朝抱用明黃色、披領和袖均用。清朝視綠松石為天國寶玉,我們通過“如意”這個清宮寵物,就能從個側面發現綠松石在清人心目中的圖騰價值。如意,顧名思義,即如人之意。
古代的東方,都有一種用來撓背的工具,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,這種工具卻漸漸喪失了實用功能而成為高貴之物。在清代宮廷中,如意備受推崇,皇帝登基、大婚,元旦、萬壽等節慶之日,天下最精粹華美的如意紛紛被貢入皇宮。于是宮禁之內,寶座、臥榻、案頭等角角落洛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。這些如意取材上貴比金玉,制藝上窮極工巧,所以,清宮中的如意已不僅是一種象征吉祥的工藝品,更是權位和財富的象征。
故宮博物院珍藏各式如意近三千柄,其中大部分為臣下所貢奉,亦有內廷匠師承旨制作的。這些如意造型精美,質地多樣,許多壤嵌綠松石,以示吉祥如意。
有了皇帝和后宮嬪妃的推崇,綠松石也越來越重要,成為了身份高貴的帝王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