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松石配飾的種類是跟市場走的
綠松石市場上各種配珠配飾層出不窮,題材和樣式也推陳出新,各種紋樣各類形狀的配飾滿足著不同人群口味需求,古典傳統的、時尚卡通的、簡約抽象的,大量進入市場,紛紛搭配在文玩珠串和珠寶首飾上。由此,風格多樣,色澤絢麗的佛珠和飾品頻頻在市面亮相,佩戴在脖腕之上,把玩在手掌之中,各家爭相仿效。
傳統的配飾樣式上較為簡單,往往滿足功能而疏于裝飾。圓形、桶形、鼓形的珠子比較普遍,異形的不多,刻花雕刻很難見到,這跟古時大眾的實用、審美需求不高有很大關系,規整統一則成為了標準,多見配于佛珠或朝珠上。
綠松石五彩紛呈的顏色給我們個性挑選的空間,也便于色澤的搭配。而細膩不透明的質地特點又非常適合做雕刻表現,增加了刻面陰影,讓立體感增強,辨識度更高。綠松石所特有的優美靈動的鐵線花紋,使得每一塊都成為了獨一無二、不可復得的珍品。相比其他材質的配飾更適合搭配珠串和各類飾品。
近些年來的文玩風、盤玩熱,人們選條菩提佛珠,挑一些綠松石配件,搭配顏色,用心穿搭,珠串兒拆了又拆,配飾換了又換,力求美觀獨特,在傳統基礎上出新出奇,獨具一格。
以往,人們一想到綠松石雕刻,馬上會聯想到吊墜或擺件,現在,雕刻不僅僅局限在飾品上,已經發展到了配珠配件上。既然吊墜能雕刻,那么配飾也可以??v觀市場,不少高端凈料的配珠上也被賦予了各種浮雕和鏤空雕,龍鳳瑞獸、貔貅象神、梅蘭竹菊等等,不勝枚舉。配珠和匠藝的融合,不僅使精品材料得到最大化利用,而且還解決了的市場上配珠款式同化嚴重的問題。
市場的需求一直是綠松石加工的風向標,無數的雕刻工作室為了搶占市場煞費苦心,爭相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小雕件,不僅在題材紋樣上下功夫,有些配飾的造型奇特,不經講解,甚至不知作何用途。拿佛頭三通來說,近期市場上出現的三角形樣式三通很適合搭配小尺寸的108佛珠,又有新意又省料,配同等大小的108佛珠,三通重量只需傳統奶嘴形的一半。
很難置信,錯金工藝也能運用到綠松石加工中,前些時在市面上看到,讓人記憶猶新。在切割、打磨、拋光的加工基礎上新增了錯金這一環節,加工人員根據每個產品的特征進行不同方式的錯金,制作出來的成品較之普通的珠子更加的華貴而不失簡潔,恰到好處的金線還能給人帶來獨特而充滿韻味的幾何美感。
綠松石與科幻星際題材相結合的小雕件也在不久前出現在市場。星球造型的時尚小商品流行已久,為什么不能運用到綠松石上?在雕工師傅的用心琢磨中,綠松石圓珠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出來,廣受年輕綠松石愛好者的喜愛。
綠松石市場上配飾迅速地新舊更迭告訴我們,開拓時代產品是綠松石工藝發展的重要途徑,是繼承、創新、發展雕刻工藝的必經之路。運用傳統技藝結合時代特征,順應市場的需要,勇于創新,才能免于陷入綠松石造型設計千篇一律的循環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