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松石面松盤玩要注意什么?
其實玩松石的朋友都知道,很少有人用面松來做雕件為什么呢?因為不管是從瓷度看,還是從硬度看,面松都不適合做雕件。在瓷度不夠的面松上雕刻,就像是在刻粉筆一摸一手渣渣,可能打個噴嚏都能把雕件刻毀。綠松石面松的盤玩要注意什么?綠松石之家小編就通過一個例子來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。
有個喜歡綠松石的朋友,花了一千多塊錢買了一塊綠松石面松,想要做一塊雕件。
玩過綠松石面松的人都知道,綠松石面松的顏色淺、瓷度低,密度小,半身就有很多的小孔,非常容易進灰,只要不注意就會弄臟,等臟了以后想再弄干凈很困難,本上這塊松石就報廢了!換句話說,綠松石面松盤玩的價值不大,能不玩最好就別玩了。然而這位朋友都本著“買都買了”的原則,堅持把這塊綠松石面松的料子做成了雕件。不得不說,在雕刻過程中,著實費勁。拿到料子后開始扒皮,料子在手里的就像是石膏,感覺用手指甲都能刮下渣子來。
跟那些高瓷的料子比起來,這種綠松石面松軟的就像是豆腐,一個不留神就能蹭掉一塊,就怕打個噴嚏把雕件搞壞了。大部分玩友喜歡綠松石都是因為綠松石后期的盤玩變化,瓷度好的松石會變色包漿,甚至還有可能玉化,這是綠松石的魅力所在,也是很多玩友癡迷綠松石的地方。但是綠松石面松盤玩是很難玩出來的。
經歷了千辛萬苦,終于把這塊泡松雕出來了,如果只看照片,你會覺得這雕件看上去似乎還不錯,干凈無瑕,值得盤玩。然而這塊綠松石面松盤了一個月之后變得又臟又丑。
用綠松石面松雕刻的龍牌雕件玩了一個月后,龍牌還在,龍沒了······不但越盤越臟,而且一盤就掉渣渣,盤了一個月都把松石磨平了,再這么盤下去就要把松石盤沒了!這樣的綠松石面松你還有心情繼續盤嗎?這樣也叫撿了個大漏?估計現在松石的主人想哭的心都有了。
所以說,玩松石瓷度是關鍵!千萬不要覺得瓷度不重要,瓷度都不重要了,那什么還重要?
如果你非要去玩這種松石,那最后遭受損失的還是你自己。